2011年,杨英爸花了80000元买来一只宣德炉,杨英妈很生气,觉得杨英爸不务正业,就让女儿杨英去鉴宝,让杨爸断了念头!专家问,老爸在现场吗?杨英摇摇头,专家说,还好没来。
杨英的爸爸,是一位退休教师,平时有一大爱好,就是去各种古玩市场,淘淘古玩。
然而,每每都是“高调”开局,“笑话”结尾。
其中,尤以2次经历最为经典。
一次,杨爸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一张启功的画作。
店家开价6万元,杨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把价格砍到了6000元。
杨爸以为自己捡了个大漏,洋洋自得地回家向杨妈和杨英炫耀:
“启功大师的画作!”
“60000块,被我砍到6000块!”
“牛不?”
杨妈和杨英连连称道:
“这是捡大漏了!”
结果没过几天,杨爸把这画拿给一位资深藏友看,藏友却说:
“这画一眼假!”
“单是看右上方那闲章,就知道不是启老为人做事的风格!”
那之后,杨爸类似这样捡漏、高调炫耀、被专家打脸的经历,不断循环。
时间久了,杨妈和杨英都对杨爸失去了信心,杨妈甚至勒令杨爸:
“别再花钱买这些破玩意了!”
杨爸总是愧疚地低下头,过几天又重蹈覆辙。
后来,他变得越来越离谱,连仿的也买。
一次,杨爸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一张郑板桥的《幽兰图》。
卖家开门见山告诉杨爸:
“老杨,这个是仿品。”
“不过,也很值钱!”
“毕竟,真的得上千万,咱一般人还真买不起!”
卖家顿了顿,又说:
“你可别小看仿品。”
“前几年某拍卖会,仿品都拍到了20万!”
“你要的话,这幅画8万卖给你,你好好收藏,到时卖个十几万的,没什么问题!”
杨爸一听又乐了,愣是把价格从8万砍到了3万!
他又一次美洋洋地将宝物带回家,又是向杨妈和杨英炫耀:
“这幅画是郑板桥《幽兰居》的仿品。”
“我从8万,砍到3万!以后还能卖个十几万,牛不!”
由于以前有太多次打脸的经历,杨妈和杨英,不止不为杨爸感到开心,杨妈还指责起他来:
“真的买成假的也就算了,现在明知是假的还买回来!”
“以后不准再给我买古玩了!”
杨英对此,也是一声叹息。
过了一段时间,一位资深藏友来到杨英家里,一看这画,对杨爸说:
“这个是赝品!”
“在古玩市场要多少有多少!”
杨爸听后一脸懵,杨妈和杨英则是一个劲指责杨爸,让他断了买古玩的念头。
杨爸则是表示:
“下次,我一定更慎重!”
杨妈和杨英早已对杨爸失去了耐心,两人打算联手断了杨爸爸买古玩的心!
很快,母女俩就逮到了一个绝佳的好机会。
那一天,杨爸从朋友手上,入手了一个“大明宣德炉”。
回家时,杨爸自信满满地对杨妈和杨英说:
“这次我有9成把握,是真家伙!”
杨妈和杨英一听,心疼8万块又打水漂的同时,连番抨击杨爸:
“买了那么多次,没一次是真的!”
可杨爸这次,却异常坚定。
杨妈见状,趁机说了句:
“我让杨英把你这个宣德炉拿去鉴宝,如果它又是假的,之后你就不再买古玩!”
杨爸想了片刻,说:
“成吧,如果是真的,你们母女俩不得再干涉我买古玩。”
杨妈和杨英说:
“就这样说定了!”
于是,杨英就带着这件宣德炉,登上鉴宝舞台:
“我今个儿来,就是要证明它是赝品,断了我爸买古玩的心!”
随后,杨英说起了母女俩和父亲斗智斗勇的经历,大伙深表同情。
当杨英把宣德炉递给专家的时候,大伙似乎早已料定答案,静静等待专家宣布。
专家端详了一会宣德炉,说道:
“这东西很漂亮,金光闪闪,幸好你爸爸没来。”
“你爸爸来了以后,可能会昏过去。”
杨英听出了专家的意思,她说:
“所以,我今天没让他来!”
“您就放心说吧,我来就是为了证明它是假的!”
专家笑了笑,说道:
“这宣德炉造型非常别致,材质是红铜,质地非常细腻,皮壳是非常自然的包浆,重量不重不轻。”
“更可贵的是,这宣德炉造型非常好。”
“像这种敞口炉,像一个大酒盅一样的,非常稀少,而且这个象鼻三个腿,非常有力,栩栩如生,非常好。”
“经我鉴定,这款宣德炉是清代中期到晚期,仿造宣德炉造的。”
“是清朝的真品!”
杨英一听,直接懵了:
“我爸买了一屋子的假的,这次竟然买到真的了?”
专家肯定地点点头,说道:
“所以说,我说,你爸爸来了可能会晕倒。”
“毕竟,一直买到假的,难得买到真的,这样的大喜大悲,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住。”
这会儿,杨英脸上露出了欣慰而骄傲的神情:
“买了这么久,好歹买了个真的!”
“还不算太坏!”
专家说:
“既然知道这是真的,回去对你爸好一点。”
杨英说:
“一定一定,也许入门古玩,需要一个过程。”
说着,抱着这个宝贝离开了。
古玩界虽然多一夜暴富的神话,不过多的是杨英爸这样不断被打脸,偶尔买对一次的血泪史,入坑需谨慎。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。
香奈儿包包 https://www.sumipvc.com/product/chanel/